聽過「風潮音樂」嗎?或者,即便你不認識,一定也對他們的作品感到熟悉,走過二十多個年頭,在音樂市場一片慘淡之際,「風潮」卻靠著創新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風潮的創辦人楊錦聰曾表示:
多麼浪漫又務實的一句話!
當年,因為哥哥開啟楊錦聰 (風潮音樂總經理)對音樂的熱愛,甚至在創業之際面臨危機與挑戰時,仍然記得回到做音樂的初衷:深入生活,分享感動。為了這個初衷,風潮在其他音樂都仰賴唱片行時,就做了冒險:
首先,風潮深知自己的音樂在唱片行中非屬主流,因此同時開闢其他通路如:茶藝館、書店、飯店、美術館等,嚐試建立多元的銷售據點,此外,風潮在以上這些地點提供試聽機,用音樂與群眾對話,讓愛好音樂的人能夠聽見感動的好聲音。透過直接接觸群眾,風潮擁有自己的社群,這群人或為文青,或者是喜愛自然、重視生活品質的人士等,他們對風潮音樂有一定的認同與歸屬感。
其次,當唱片行推出紅配綠的價格戰年代,風潮拒絕加入,雖然對企業帶來不小的衝擊,然而,風潮不氣餒,甚至在國外參展經驗中感受到音樂品質的重要性,因而更加嚴控錄音品質、改善包裝水準,使得產品廣受國外市場的歡迎。此外,楊錦聰也沒有忘記為各民族音樂留下好聲音,是少數製作及保留各民族音樂資料最豐富的唱片公司。
楊錦聰曾說:「產品再好、再有理想,都必須扣緊時代脈動、生活需求,而不是一廂情願地悶著頭做。」,因此,行銷也是風潮不斷努力的另一項重點,以之前在國內掀起炫風的《陶笛奇遇記》為例,就是搭配多種行銷方式:隨CD附贈陶笛、陶笛研習營、風潮陶笛隊等,甚至跟麥當勞做異業結合,讓這張專輯短短三個月就狂銷近二十萬張。
以風潮唱片的經營為借鏡,當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速難測,對於創業者來說,益發重要的便是回到創業的初衷,並擬定明確的品牌定位與核心價值,並釐清企業所要提供的真正價值是什麼?當這個核心價值有了答案,剩下的,就只是思考如何做才能扣緊其價值,如此,便能懷抱理想,卻又腳踏實地的實踐理念,共勉之。
(圖片取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