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營理念】開餐廳,內場重要還是外場重要?

“鼎泰豐哪裡好?”

日前,國外美食網站評選鼎泰豐為「亞洲第一美味餐廳」。很多人以為,鼎泰豐厲害之處在每21公克、18摺的小籠包,用料究極製作精巧,但其實不然,這家店真正的經營精髓不在食物的味道,而在人的味道。
這不是我說的,而是鼎泰豐第二代傳人—董事長楊紀華,自己這樣認為的。其實,楊紀華本人,就是一位謙和坦率、人情味十足的老闆。一回,隨國內管理學界大師,台大副校長湯明哲,前往信義路鼎泰豐總店,邊用餐邊進行《商周》招牌專欄「管理相對論」的採訪。

“開餐廳,內場重要還是外場重要?”

湯副校長果然是大師,很快便切入餐廳經營的核心兩難。「當然是外場!」楊也回答得毫不含糊。要不是聽楊紀華本人說,我實在很難同意,鼎泰豐的美味傳奇,並非靠內場師傅撐大局,這倒顛覆了我對好餐廳的認知。
楊紀華的經營思考是,在鼎泰豐,外場服務人員的權力大於內場師傅。「重視外場的理由在於,師傅做得好不好,客人是反映給外場,外場再把狀況跟師傅反映,師傅當然要聽外場的」,「你可以去觀察,餐廳如果是師傅權力較大,通常很難經營得好。」這番話讓我想起,常聽開餐廳或麵包店的朋友說,師傅最難管理,最怕師傅心情差擺臭臉,萬一師傅罷工,生意就算再好也沒用。
那為什麼楊紀華不必看師傅臉色呢?「有了中央廚房之後,現場師傅只做一部分,等於工廠和現場的師傅都各會一半功夫,他學會捏包子就不會做餃子(因為一個在現場,一個在工廠做)。以前一個師傅要是聰明,做三年全部都學會了,他也可能和店長出去合開一家店」,「所以,對我來說,現在培養廚房師傅倒不難, 但管外場的服務人員就難找。」他說。

“產品可以複製,但每一道服務對顧客來說,都是不能重來的體驗”

因此,鼎泰豐下最深工夫的,是在服務人員的訓練上,外國觀光客看到胸前別著自己國家國旗的服務生,便可放心說母語,不會中文的顧客不必抓著菜單指著隔壁桌的菜說「I want to order that!(我想點那個)」,而幫觀光客叫計程車、建議市區景點,更是服務人員的本分工作。
簡言之,顧客是為了美味(產品),不遠千里來到鼎泰豐;但這家店的領導人,想的卻是體驗(服務),服務比產品更重要,是鼎泰豐的成功哲學。江湖一點訣,楊紀華把這一點,不藏私地分享出來。
湯副校長對於楊紀華這套經營思考的評論,也非常具啟發。他認為,傳統上,中餐廳以菜色取勝,掌廚者往往是一家好餐廳的靈魂;西餐廳重視體驗,講服務流程與氣氛營造,前者要「吃好」,後者還希望吃得「順心」,鼎泰豐顯然不只重視吃好,更追求顧客能順心,「就這個角度,鼎泰豐是用西式餐飲的概念在經營。」

“正如,米其林餐廳賣的,也是與小農連結的土地情感”

說到底,鼎泰豐賣的不只是吃食。前外交部次長楊子葆說的極好:「如同迪士尼不是指卡通影片或主題樂園,而是家庭;馬莎‧史都華不是指報紙專欄、雜誌或電視節目,而是舉手可及的魅力與品味;看NBA,並不是盯著高個子球員神準地投藍得分,也欣賞速度、城市與街頭的美式生活風格;而鼎泰豐提供的小籠包文化表演,除色香味的美食,更提供深度與活潑理解臺灣日常生活、臺灣文化與臺灣精神的機會」(《2008臺灣飲食文選》P.79 二魚文化)

轉編輯自:商業周刊
撰文者:尤子彥 
圖片:取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捷達優 的頭像
    捷達優

    捷達優-Blog

    捷達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