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理念】觀察時代動脈,檢視企業營運定位,提早做好因應未來的準備

若您曾留意,前一陣子在媒體界最大的頭條新聞之一就屬日經併購英國金融時報了!然而,這樣的消息與我們何干?在企業經營上又有什麼值得學習之處?在進一步探討之前,讓我們先對日經與金融時報的背景與併購過程做簡單的說明:

屬於培生集團的《金融時報》被出售時,在新媒體轉型方面的前瞻性其實仍優於英國其他媒體,同時由於過去因應世代變化,由紙本業務轉為網路為主。在2012年,《金融時報》的網路用戶已超越紙本用戶,成網路主導型媒體的領先地位。一直在培生集團更換CEO前,都曾表示不會出售《金融時報》。

然而,當中國的《東方財富網》以免費力量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財經金融網,以及Line 、WhatsAPP、Twitter等即時通訊軟體成為快速訊息傳遞工具,在更換CEO後的培生,最終在這場十多年來的硬戰中決定將業務聚焦於教育,而將《金融時報》售出。

反觀《日經》,由於日本文化使然,日本國民一直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日本報刊過往發行量是全世界最高的,且發行收入亦占相當大比例,日本大報因此較側重紙本發行,然而,同樣面對這波網路世代的力量,較為保守、傳統《日本經濟新聞》評估自身後,決定進行結構轉型,將紙媒與電子網路有機結合,打造「複合型媒體」,因此成就這椿合併案。

從上述二家媒體的背景與過程來看,我們不難發現,企業雖為法人,卻仍是有機體,在面對環境不斷變動下,必須跟著因應、調整、改變,甚至要有更長遠的眼光,才能站在時代變化的浪頭上。而過往轉型成功的經驗,也不再能保證日後永遠的成功,這一點從《金融時報》雖成功轉型網路主導媒體,最後仍不敵《東方財富網》的免費及各式即時通訊軟體就可知略知一二。而,同樣面對變化,《日經》與《金融時報》不同的因應方式,正也是評估自身的資源、能力後採取不同的行動,因此,企業在變革前,若能先對自身有一番了解,而不只是跟隨他人招式,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康莊大道。

隨著企業召開策略會議的時間已悄然到臨,面對環境的變化與世代的演變,過去許多企業在進行策略會議時往往將眼光聚焦在內部資源的分配與爭奪,或者成本的COST DOWN,而忽略了潛在市場的拓展與因應產業環境動脈變遷的對策,這些因素將有可能影響組織未來發展的潛力並動搖了組織生存的立基,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場企業營運實力的耐力競賽,面對時代變革,您,準備好了嗎?

(圖片取材自網路)

若需要更進一步針對企業如何召開策略會議的資訊,歡迎與我們連繫~~~~
洽詢專線:(02)22995515 師小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捷達優 的頭像
    捷達優

    捷達優-Blog

    捷達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